
水生態修復是怎么一回事?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
從全球范圍看,目前節水、治污、水生態修復方面都有大量成熟適用技術,這些技術并不復雜,潛力很大,對此要深入調查研究,在深化改革方面提出相應對策,破除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性制約,發揮先進適用技術對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支撐作用。
水生態修復
HYDRO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
明代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提到:“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水補?!彼蛔u為“百藥之王”。其實也就是告訴我們,水對于生命是十分重要的。地球上能被人類真正有效利用的水資源不到總數的1%,像海水、冰川、積雪和深層地下水等資源是很難被利用的。據聯合國預測,到2025年,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,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國也是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,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。
毫不夸張地說,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、戰略性的經濟資源。在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日益減少的同時,因水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水質性和功能性缺水現象日益突出,成為全球性問題。

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生態修復的概念。水生態修復指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,通過綜合手段使水體恢復自我修復功能,強化水體自凈能力,修復被破壞的水生態系統,使之既可最大限度地為人類所利用,又可使系統達到自維持狀態。這就意味著沒有必要將受損的生態系統完全恢復到初始狀態,而應該努力建立人口、資源、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,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,達到并維持新的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。
水生態修復技術包括控源減污、基礎生境改善、生態修復和重建、優化群落結構四個方面,其具體措施包括底泥疏浚、人工增氧、生態調水、化學除藻、絮凝沉淀、重金屬化學固定、微生物強化、植物凈化、生物膜、人工濕地等方法。水生態修復不僅包括開發、設計、建立和維持新的生態系統,還包括生態恢復、生態更新、生態控制等內容。
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開始積極轉型,從過去單純追求效益向多方面利益兼顧的方向發展。在這種綠色發展戰略的推進下,水生態修復也需要充分利用水調度手段,使人與環境、生物與環境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達到持續的協調統一。